pcb廠家科普:pcb的發展與演變
2020-12-06 來自: 深圳市富業達電子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56
一、PCB的定義
PCB( Printed Circuit Board),中文即印制電路板,或印刷線路板。
它是電子產品中的重要部件,元器件的支撐體,更是實現諸多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。
像紙張印刷一樣,PCB板也是印刷出來的,不過它采用的技術叫電子印刷術,所以我們稱之為“印刷”電路板。
二、PCB的前世今生
PCB出現之前,電子元器件間,直接用導線連接,元件使用量大的設備,排線常常錯亂不堪,還有著很大安全隱患,容易出錯。
直至1936年,一個叫保羅·愛斯勒的奧地利人,在他的收音機里,第一次創造性地使用了印刷電路板。
1943年,美國人將PCB用于軍用收音機;1948年,美國正式認可此發明的商業用途。
到了20世紀50年代,印刷線路板已被廣泛運用,幾乎每種電子設備里都有一塊PCB,由于它在電子產品起到的重大作用,人們稱它為“電子產品之母”。
至今,小到藍牙耳機、電子手表、計算器,大到電腦、通信設備、軍用/航天系統,但凡需要集成電路的地方,都離不開PCB承載電子器件。
PCB由三部分組成:絕緣底板、連接導線、焊盤,三位一體,將導電線路和絕緣底板合二為一承載電子器件。
它的出現摒棄了傳統的復雜布線,縮減了電子器件間的連接、焊接工作量;而且縮小了整機體積,降低制作成本,提高了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。
20世紀50年代,隨著半導體晶體管的面世應用,加上集成電路的快速發展,使電子設備的體積越變越小,電路布線的密度和難度也越來越大,這對印制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由此,印制板的品種從單面板衍生出雙面板、多層板和撓性板,適應電子產業的發展變化;質量和結構也達到超高密度、微型化和高可靠性的程度;新的設計方法、設計用品,以及制板材料、制板工藝也不斷涌現。
三、PCB的使用優勢
如今,在各種計算機設計(CAD)印制線路板應用軟件的輔助下,PCB設計與制作技術已經完全普及;許多印制板生產廠商,也早已使用機械化、自動化生產取代了手工操作。
PCB之所以能夠普及應用,在于其顛覆性的優勢。這里,小銘打樣PCBA就總結了PCB的七大優點:
1、高可靠性
通過老化試驗、檢查測試等技術手段,可以確保PCB長期(使用期一般20年)而穩定地工作。
2、可高密度化
多年來,印制板的高密度化,一直能夠適應集成電路集成度的提高和安裝技術的進步。
3、可設計性
對PCB各種性能的設計要求,如電氣、物理、化學、機械等性能,均可通過標準化、規范化設計實現,設計時間可控、效率高。
4、可生產性
采用現代化的管理,PCB生產進入標準化、規模(量)化、自動化階段,保證了產品質量普遍可靠。
5、可組裝性
各種元件可進行標準化PCB組裝,又可以進行自動化、規?;呐可a。另外,將PCB與PCB間進行整體組裝,還可形成更大的部件、系統,直至整機。
6、可測試性
擁有比較完整的測試方法和標準,可通過各種測試設備與儀器,檢測并鑒定PCB產品的合格性、使用壽命。
7、可維護性
由于PCB產品與各種元件整體的組裝,都是以標準化設計、規?;a的,因而,這些部件也是標準化的。如果系統發生故障,可以方便、靈活地進行替換,迅速恢復整機工作。
PCB還有許多優點,如使系統小型化、輕便化,信號傳輸高速化等。
大家需要知道的是,PCB按電路層數分類,可分為單面板、雙面板和多層板。常見的多層板是4層板或6層板,復雜的多層板則能達到幾十層。